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二维码变神器 农产品销售不再“劣胜优汰”
发布者: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3-05-23 阅读次数:2449 次
核心提示:“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的二维码,对农产品实现‘数字化’、‘身份证’管理,生产加工全过程建立数据库,形成可溯源数据链。”自此农产品销售不再劣胜优汰。
“一季度,我们的花椒油销量增加了50%!”5月22日,四川五丰黎红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谷学权兴奋地告诉记者。
无独有偶。十陵禽业合作社的鸡蛋增加了20%左右的销量、名山区跃华茶厂的销量提升80%、四川鸿宇集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葡萄销量提高了150%……
一个只有4.5厘米×2.5厘米的小标签,是这些产品销量猛增的帮手。
成都市祥和里社区的红旗超市,居民杨清华拿起一盒十陵禽业合作社产的鸡蛋,对着小标签“扫一扫”,手机上就出现了一张非常详细的表格,包括喂养、疫苗注射、运输情况等。“这样的鸡蛋买着放心。”她一下拿了3盒鸡蛋。
“这是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的二维码,对农产品实现‘数字化’、‘身份证’管理,生产加工全过程建立数据库,形成可溯源数据链。”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系统由“企业管理平台”、“质量监管平台”、“消费者查询平台”构成,可查询到绿色食品的每个批次、每个田块、每个过程。
“消费者了解到的产品信息多了,不再是盲目购买。”谷学权说,农产品销售存在“柠檬市场效应”,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有了一套信息可传递、质量可追踪、责任可追溯的管理体系,无疑于在企业和生产者之间搭一个“桥梁”,“互动才能产生信任。”
自去年7月1日起,国内所有的有机食品上市时,都要贴有机追溯码。目前四川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建设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已走在了全国的前面。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从2010年开始,先是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绿色食品作为可追溯工作的试点和突破口,2012年,在前两年工作的基础上,我省又将可追溯体系扩展到了“三品一标”和优质农产品。截至目前,全省已有“三品一标”企业95家,追溯产品数460个品种,有效使用追溯码1668万张;并有50个市、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建立起了监管平台。